fbpx
陰陽,失眠

無心睡眠(上)-淺談陰陽|中醫角度看失眠

身為繁榮都巿中的成年人,多少總會有幾個輾轉反側的晚上。

關繁華都巿甚麼事?當然有關啊,試想想半夜肚餓時,有多少「就在左近」的店員姐姐勤懇服務著,就知道都巿人生活節律與黃帝內經中描述「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的古人理想生活相距甚遠。

一,有一種爽,凍冰冰時食羊腩煲,是熱辣辣時食西瓜 — 談談中醫的互動整體「陰陽」

讀者可能疑惑,夜晚上班,日間睡眠的自己明明生活也算得上有規律啊,為甚麼還會受影響?這就得從中醫核心信念的「整體觀念」說起 — 人身體機能是一個整體,同時人體與自然環境﹑社會視之為一個互相影響的有機整體。

天時暑熱咬口多汁的西瓜,天寒地凍時三五圍爐啖羊肉,會有種莫名暢快感。若然人到中年,身體機能漸弱,更容易憑藉我們第一身的體驗,知道身體是喜歡暖飲的,早睡早起是最精神的。這種直觀的舒暢感,便是我們身體順應了大自然規律而來。(我知道有人會以冬天吃冰品很爽作為爭論,而挑戰常規而來的刺激感不在今天討論之列)。

這種規律,中醫以「陰陽」的模式描述及演譯,陰陽的概念不單單應用在一年四季﹑一天廿四小時的環境,也同時用於描述於人體器官功能及變化。夏季屬火,相對應人體理應陽氣體力旺盛,然而位於南方的香港夏季暑濕重,陽氣被屬陰的濕邪裹困,再加上環境中冷氣及冷飲生食更令港人陽氣損耗,導致港人夏天往往疲倦身重,瞓極唔醒,然而出一身汗,助困濕內之陽氣升越,反而成為日間夏睏解方。

其他文章:職業倦怠與虛勞密不可分

二,無電視時係日頭,做成龍時係夜晚 — 「陰陽」的動態

自從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人類可分配使用的時間便多了不少,不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規律漸漸也恣意變化起來,正如健身中心也因應巿場需求推出24小時服務。不知道有讀者試過睡前進行高強度運動嗎?平時習慣於訓練的朋友也許可以比較快適應身體的轉化,若是平時較少身體鍛練的朋友大概會吃不消急速的體能變化而導致睡眠質量受影響。

睡不好可能是「新冠失眠」 名醫傳授好眠關鍵- 康健雜誌

套用中醫的語言,這便是午後陽氣不潛藏反向外越,陽不入陰而導致不寐,這裡說的不寐,不一定指通霄達旦不能成眠,只要是在床上輾轉難以入寐﹑睡著卻動哲就醒﹑睡眠時間充足卻質素欠佳以致神疲乏力,也包括在不寐的範圍。

我們也許可向以往習俗智慧參考,日間多進行體力或腦力活動,午後晚間就靜下來進行輕型靜態娛樂。關於引陽入陰的靜態小建議,中醫師們大概會提議睡前用微暖的溫水儲至足踝位置,淺淺地浸泡雙腳,把一天的辛勞舒緩及把陽氣引導潛藏至人體的雙足底。

這裡淺述了陰陽的概念,下一篇文章,我們將談談臟腑「虛實」如何影響睡眠。

其他文章:認識腦朋友:海馬先生與杏子小姐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按此

作者簡介: Emily Wong

註冊中醫師(006973) MA PSY 一年級

Spread the Knowledge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