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Edward Tse)
各位網友,前幾日香港預言界KOL蕭若元同冇人會揀佢做老公嘅香港新演員游學修,喺Clubhouse 同YouTube上映左一場關於「香港電影工業死左未」嘅世紀辯論。小弟我對演藝事業冇認識,不過聽完兩位嘅論述即時諗起心理學近年好興嘅一個concept:Growth Mindset (成長心態)同埋Fixed Mindset (定型心態)。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 提出,基於對自己能力上嘅定義,呢兩種心態對於個人學習甚至於life satisfaction 人際關係等等都有好關鍵嘅影響。
或者,遊學修同蕭若元嘅分別,就在於一個Growth Mindset。(利申Clubhouse我唔在場,以下所講嘅都係根據YouTube 睇片)
成功係證明俾自己睇?定係…
點樣為之一個成功嘅電影人?做到下一個周潤發/周星馳?金像獎、奧斯卡,定係要有二百幾架車,吊哂威也先叫做成功?Fixed Mindset嘅人往往覺得人就係要達成一個又一個嘅「指標」,做電影就係要拎到啲咩獎,或者做到嘅作品要俾好多好多人傳頌。的確,每個人都想成功,但唔通只有做到呢一啲指標先可以叫做成功?冇大排場就只係「煮飯仔」、家家酒?Fixed Mindset 心中所謂成功,往往都建基於他人嘅目光,總之「巴閉囉、英雄主義、疊馬」,就為之成功。
相反,Growth Mindset 唔會特別去理其他人點定義「成功」,因為佢地相信人係喺一個不斷進步嘅spectrum,所謂「失敗」其實係一個反思下次點樣做得更好嘅機會。既然電影市場冇左八十年代嘅風光,會唔會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去做呢個行業(例如網路)?\
努力係徙勞無工?
因為相信人嘅改變係有限,Fixed Mindset總覺得世界好多嘢「整定」左,牌面唔好就無謂打。蕭生多次談及到,香港電影業Probability 係等於零,網片什麼的就只係可以自娛。既然電影將來無望,亦冇必要繼續去努力,免得人到中年揸的士。反之,Growth Mindset認為只有不斷學習先能夠令自己做得更好,游學修自己都講,佢自己都不斷學習緊新媒體、新語言。而呢個努力係會有成果,呢個相信由CapTV到試當真嘅影片質素已經可以見得到。固步自封只會換來一事無成,蕭生個年代大家仲會睇亞視,而家都全部睇哂ViuTV啦。
從批評中學習
呢一點有啲Tricky,因為睇翻段片,蕭生唔算完全係一個無視他人意見嘅人(最起碼佢會去聽人講去睇下進撃),而當人地同佢講翻游學修係邊位個時佢都有提到一句「我之後有睇翻佢啲片」。不過相較游學修能夠針對蕭生所講嘅每個論點,輔以例子去質疑。反而燒山就只係不斷重覆當年電影盛況無可能重現,將質疑純粹歸因為一個「恨」。Growth Mindset 關鍵在於要不斷學習,自我質疑,而接受他人批評正正係其中一種方式,正如游學修所言「可能我錯, 但唔會斷言係冇可能」。
總結
作為生活喺香港嘅「九十後」,的而且確生活愈來愈唔容易,無論邊一個行業都係。要做到Growth Mindset ,只有相信未來個隕石撞地球嘅機率,不斷 Trial &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