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早已經老生常談。此說法通常帶著神秘的色彩及強烈的宿命感,彷彿人在塵世中的命運,就由自己的性格主宰。而在很多人的眼中,性格是天賦、先天的產物。同意此說法的人,其實是命定論(Fatalism)的支持者。命定論,又稱宿命論,意指人一生中的遭遇早已注定。人無法用人為力量去改變世界運行的軌跡,一切都如《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 魁隆(Thanos)所言般「必然發生」(inevitable)。簡單而言,即「先天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甚麼決定性格?
性格是個體在思想、行為、情感上的差異。性格由先天決定嗎?我們都沒有絕對答案,但相信遺傳或先天的因素,絕非唯一因素。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ismund Freud)就提出了人有三個「我」︰本我(id)、本我(ego)、超我(superego)。後來不同的心理學家,亦就他的理論進一步修正,提出性格的發展深受遺傳、家庭教育、環境、社會文化等不同因素影響。
如果性格只受先天因素影響,那麼同卵雙胞胎的性格,就會一模一樣嗎?同一顆受精卵分裂出來的同卵雙胞胎,亦有著不同的性格,就已經證明父母的遺傳物質,並非決定性格的唯一因素。
真正的版本
「性格決定命運」膾炙人口,但原來還有前半部份。此段說話原文乃英語,但出自西方誰人之口,已經無得考究。「培養思維,掌握行動;培養行動,掌握習慣;培養習慣,掌握性格;培養性格,掌握命運。」(sow a thought, reap an action; sow an action, reap a habit; sow a habit, reap a character; sow a character, reap a destiny)
很多人將這段說話翻譯成「好思維決定好行動,好行動決定好習慣,好習慣決定好性格,好性格決定好命運」,但筆者認為這樣並不準確。首先,sow跟reap分別代表農務耕種上的播種和收割,比喻引申為付出和收穫,但「決定」明顯沒有這樣的意思。其次,「培養」和「掌握」更有主動的意味,才乎合此段說話鼓勵人坐言起行的原意。請緊記,你才是人生的主人。
如何掌握命運?
正如上述的名言,有想法之後,需要付諸行動。付諸行動之後,就需要有毅力堅持,慢慢將其養成習慣。養成習慣之後,更要將其植入自己的生命當中,使其變成個人性格的一部份,最後你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以女性的終身事業—減肥為例,只有想法,永遠不能造成改變。世間並沒有念力減肥。首先有減肥的念頭,再將想法化為行動,例如學習跑步,然後逐漸將跑步變成習慣。這個跑步的習慣,令你變得更有毅力和恆心,最後你就可以將此特質,應用在人生中其他範疇,從而掌握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