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真正快樂的生活
你有否以下的經歷?
- 什麼事情都控制不來,做乜都無用,百般無奈與無助。你會坐以待斃,還是以坐言起行,改變心態或環境?
- 面對周圍充斥負面訊息,好易引起負面情緒,譬如擔心、恐懼、憤怒,有無方法轉念,由負得正呢?
- 人生無乜目標,做事提唔起勁,如何尋回自己強項及生活意義,投入生活或工作?

其實心理學,是否有正負之分?正向心理又是一門什麼學科?

什麼是正向心理學?
傳統心理學依附醫學,了解人的精神疾病、人的不足,如何治療,使當事人重回正常生活。心理學自成立百多年都是圍繞人的問題,以疾病模型 (Disease model) 的思維模式來做研究。Martin Seligman被譽為正向心理學之父,自從他於1998年當上美國心理學會會長,他便提倡心理學可否朝人性的優點作研究,了解人類幸福 (Well-being),強項及如何過一個豐盛的人生 (Flourishing life)。

Seligman在2004年的一次演講用一句話概括了現代心理學的發展:“Good, not good, not good enough” (有好,有不好,不夠好)。「好」的是對疾病模型的重視使現在有14種心理疾病可以被治療;「不好」的是我們也因此忽略了預防心理疾病和使人快樂的方法;而變好的方法,Seligman指出,就是發展正向心理學。自始正向心理學研究如雨後春筍,與日俱增。

其實正向心理學就是研究人的正向心理特質,並以科學實證方法,了解人類如何獲得真正的快樂 (Authentic happiness)。那為什麼真正的快樂這麼重要呢?一個研究探討了正面情緒和長壽的關係。研究員以180個75至95歲的修女為研究對象,調查了她們年輕時的寫作有多少包含正面情緒的字眼。結果發現使用正面情緒字眼最多的25%的修女比最少的25%長壽了近2.5倍。多項類似的研究印證了擁有正向心理特質對生活滿意度、工作表現甚至健康的重大作用。

實踐正向心理學的方法
正向心理學包含4個「A」?
- Attention refocus人類天性有自我保護機能,為了生存,我們傾向對負面訊息敏感,而負面經歷更易引發我們的情緒,存留也更久。正向心理就是有意識地將注意力的焦點轉向正面的訊息,從而對事情有重新的理解。
- Action 透過注意力的轉移,令我們對環境有不同的理解,引發相應行動或行為,影響身處的環境。
- Activities 透過意識的操練和活動,成為習慣,有助培養正向情緒和狀態,減慢或轉換既有反應,將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包括Martin Seligman所提倡的PERMA活動模型,提升人類的幸福感。
- Assets 人類有天生的本能和強項,如個性強項Character Strengths & Virtues (CSV),經歷事情後累積經驗有助日後面對挑戰或擁有豐盛生命的資源。

Seligman指出每個人都有能力去追求三種快樂人生:享受正面情緒的人生、積極參與的人生和尋求意義的人生。如何運用這4個「A」來實現快樂人生便成為了現代人必修課題之一。
帶出正心理這課程會分享如何過一個真實的快樂人生 (Authentic happ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