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記得剛讀心理學的時候,教授第一課就告訴我們,星座是偽科學。在一個實驗中,所有參加者都獲得同一張字條,但全部人都不約而同地覺得字條形容的是自己的星座。心理學家稱這為巴納姆效應 (Barnum effect), 一種人們對自己的性格評價給予”高度準確描述”的心理現象。這些描述通常是模糊而且普遍的,以至於它們可以適用於所有人。 巴納姆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偽科學,如占星術、占卜或心理測試被普遍接受。

超自然現象與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
你有沒有想過, 超自然現象也可能是出於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 呢?
事後偏見 (Hindsight Bias)。你有沒有預感過將要發生的事情?例如, 你總是覺得會有人生病。然後幾天後, 你發現你的朋友病了。你告訴自己,“我就知道有人會病!”這是證明你有預知能力,還是僅僅是馬後砲?事後偏見是拍我們傾向於相信某事將要發生,但只有在聽說事件發生之後。事後偏見使我們認為我們(或其他人)實際上可以預測未來。
確認偏差 (Confirmation Bias)。你有沒有去找過算命先生或看過讀心術節目?他們似乎有某種超自然的能力去了解我們的未來。例如,算命先生告訴你,你會遇到一個“高大的陌生人”,他就是你的真命天子。幾天後,你真的就遇見了一個高大的陌生人 — 你會相信他就是你的真命天子嗎?現實情況是,確認偏差讓我們相信算命 ——我們傾向於尋找能夠證實我們的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可能你遇到十個人, 只有一個是高大的人, 但你就只看到他而沒有留意其他人)。
相關性和因果關係 (Correlation and Causality)。當實際上不相關的事件一起發生時,就會出現這種偏差。我們的偏見傾向於建立因果關係,相信一件事實際上導致了另一件事。例如,我們讀到一個占星術預測,它預示著我們將在未來幾天會遇到困難,然後不幸的事情就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認為這兩者是有聯繫的 (即使它們沒有聯繫 – 其實每天都有可發生不幸的事, 不是嗎?),這加強了我們對占星術的信念。
實際上,儘管系統研究表明這些力量並不真正存在,但這些偏見相輔相成,導致我們相信超自然現象。話雖如此, 宇宙那麼大, 一定還存在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除了認知偏見以外, 有沒有其他因素使我們有”超自然”的感受呢?
…是有的!

超自然現象與超感官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 ESP)
超感官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 ESP),俗稱第六感,是通過正常感官以外的渠道接收信息,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並推斷它跟以前的經驗無關。普通人的感官(五種感官)包括眼睛(視覺)、耳朵(聽覺)、前庭(平衡)、鼻子(嗅覺)、舌頭(味覺)、皮膚(觸覺)等等。筆者曾經都有類似的經驗,例如預測到朋友說的話,同時間說出字數完全一樣的句子 (不是日常生活中能猜出來的慣用語); 腦海中突然浮現一首歌,幾秒鐘之後朋友就突然唱出來 (但我們當時並沒有在聽歌); 有時候也會跟某些人有類似雙生兒的心靈感應, 尤其是感覺到對方身體上的不適。
上一篇文章:東京奧運 — 你的心理質素適合當個運動員嗎?

超自然現象與高敏感族群 (Highly sensitive personality, HSP)
到現時為止, ESP的研究也沒有告訴我們這些巧合背後的原因,但是相類似的研究告訴我們, 這種能力可能不是單純的巧合。 有些研究能量(Energy)的人,或是常做冥想(meditation) 的人,間中也會有這種經驗。筆者推測,高敏感的人(Highly sensitive personality, HSP) 也比較容易有ESP的經驗。 高敏感的人佔人口比例中大約 15 – 20%, 他們的感觀比一般人發達,多數從事與藝術和創作有關的工作。由於他們比一般人敏感,因此有機會接受到一般人接收不到的信息和能量。因為一般人接收不到, 這些信息有時候就顯得很”靈異”。而且HSP本人意識上也未必知道自己”接收”了某些信息,那些信息可能都藏到潛意識去了, 直至他們有一天看到某些事情, 潛意識就浮現了相關的資訊, 以致他們能準確”預測” 結果,卻又想不起自己曾經在哪裡看過。
你是高敏感族嗎?可以看看敏感族自我檢測量表: https://www.suncolor.com.tw/event/books/highlysensitive/quiz.html
怎樣跟自己的潛意識(subconscious)溝通?
如果你喜歡心理學, 那麼你一定聽過什麼是 “潛意識” 。在心理學領域,潛意識是指我們意識不到的那部分意識。 當下沒有主動意識到的信息仍然可以影響我們,例如聽到、看到或記住的事情。 如果你發現自己常常重覆犯錯,或有些壞習慣改也改不掉,可能和一些以往的創傷經驗有關。我們不用做法事, 也不用通靈什麼的都可以跟潛意識溝通 — 不妨花30分鐘畫一張和諧粉彩畫 (Discount Code: AUG21)
如果你喜歡直截了當了解自己或身邊的人的精神健康狀況,也歡迎閱讀筆者的精神健康急救筆記 (5分鐘精華版) (Discount Code: AUG21)
你相信超自然現象嗎? 天大地大,筆者相信總有科學解釋不到的現象。我們不妨持理性且開放的態度,多了解自己,也多了解我們未知的世界。
References:
高敏感族自我檢測量表: https://www.suncolor.com.tw/event/books/highlysensitive/quiz.html
Extra-sensory-perception, a controversial debate: https://thepsychologist.bps.org.uk/volume-22/edition-7/extra-sensory-perception-controversial-debat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ality test: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athletes-way/202006/how-tell-if-youre-highly-sensitive
Fichten, C. S., & Sunerton, B. (1983). Popular horoscopes and the “Barnum effect”.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4(1), 123-134.
Hart, B. (1910). The conception of the subconsciou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4(6), 351.
Jonsson, K., Grim, K., & Kjellgren, A. (2014). Do highly sensitive persons experience more nonordinary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during sensory isola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2(9), 1495-1506.
作者簡介:
SH
現為註冊組織心理學家,全球職涯發展師,NLP執行師以及教學設計師
提倡終身學習,相信萬變不離其宗,天下武功唯愛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