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講到疫情下的學習的一些小貼士, 不知道你有否利用在你的網課之上? 今天再為你講解有關學習知識與學習技能的分別, 學習的動機, 學習的習慣, 社交學習, 學習的環境以及如何評估學習等課題。未看過上篇的讀者,請你到這裡閱讀,有助你更全面優化學習的動機與效率。
學習知識

• 使用回憶先前知識來幫助支持記憶編碼和檢索。(論溫故知新的重要性。)
• 學習中需要一些摩擦。太順利的學習(告訴你所有資料) 會使人難以堅持。 你需要經常使用材料來保留它。(所以有些老師會選擇抽起一些ppt, 你來上課的時候才給你。)
•社交互動是增加 “學習摩擦”的有效方式。(記得上回講到, 我們要問有意義的問題。)
• 盡可能展示,不要說出來。 (身教的重要性, 不用我來告訴你吧。)
• 從反例開始或使用反例可能是防止誤解的好方法。(人都愛看錯誤示範, 因為錯愛才刻骨銘心。)
• 要記起你成功的學習經歷, 不論大小, 來培養自信和成功感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打了html的code, 改變了字體, 覺得自己好像都變成IT人了。)
學習技能
教學技巧需要兩個主要要素:練習和反饋。

• 大腦功能通過練習變得更有效率。
• 避免源源不斷的新信息——這會令你筋疲力盡。 相反,遷移到新信息之前回顧一下已學習的信息, 再去了解下一個新的元素。
•心流(Flow)是一種參與狀態,可以通過平衡挑戰和能力來創造。(讓你忘了時間的人和事, 你還記得嗎?)
•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空間練習 (Spacing)。(上回提到的, 少吃多餐有助記憶。)
• 如果需要自動化或零失誤,你將需要更多練習。
• 在評估學習者表現時,盡可能執行實際任務。(要學駕車, 就要到街頭實戰去!)
學習的動機

• 當你常說“我知道,但是……”時,這可能和學習動機有關。(我愛你, 但是……)
• 我們從經驗中學習,但如果我們從經驗中學到了錯誤的東西,就會出現問題。(自學樂器的人會對此有深感受。)
•缺乏可見的反饋或後果是學習動機最常見的挑戰。(只有自己一直練習, 而不知對錯, 很快就會失去學習動機。)
• 我們是習慣性動物——對短期學習曲線很惱火,但這對養成新習慣可能會有幫助。(萬事總是起頭難。我剛學剪片的時候連按鈕在哪邊都搞不清楚, 之後發現一系列的軟件的使用邏輯都近似。)
• 好的學習設計應該向學習者展示新事物如何有用且易於使用。(如果你看了一本書的簡介而不知其所云, 我相信你不會買那本書。)
• 你作為學習者, 需要對新的挑戰或技能有一種自我效能感。(你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學習新的事物 – 你本來都不會走路, 不會說話的, 對嗎?)
• 你可能需要練習不舒服或困難的行為,直到能夠克服焦慮並感到自信為止。(我看了無數教學視頻, 也剪了無數條爛片。)
• 以意見領袖為學習藍本。(別人的經驗, 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的, 都值得參考。)
•發自內心的體驗可能比抽象的體驗更有影響。(有些東西要你自己感受過才懂當中的苦與樂, 我告訴你也沒有用。)
•改變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事件。
你可能有興趣的免費電子書:2022年必備的職場技能
學習的習慣

• 習慣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行為模式,經常被遵循,直到它變得幾乎是非自願的。” (就像是一個有絕對音準的人, 你叫他故意把音唱走, 他也唱不到。)
• 表現弱與強的區別可以歸結為習慣,即使是在知識、技能和動力已經存在。(專業的運動員幾乎不用思考就可以做出完美的動作。)
• 習慣形成需要能夠識別該習慣的觸發因素,並製定適當的計劃回應那些觸發。(如果你想要養成運動的習慣, 最好把運動用品放在當眼的地方。)
• 沒有人 “能被告知”一種習慣。 人們需要參與習慣的形成。(我現在叫你早睡早起, 叫得動嗎?當你睡過一覺好的, 才會願意養成這習慣。)
• 習慣的形成通常需要練習和反饋。
• 改變環境、縮小習慣並將新習慣與現有行為聯繫起來可以增加習慣形成的可能性。(現在開始, 每天吃完晚飯後把燈調暗, 然後早5分鐘上床睡覺。)
社交學習

• 如果你不再是個學生, 你大部分學習可能發生在課堂之外。(例如是……辦公室的Pantry。)
• 正式學習最適合明確和穩定的內容。快速變化的內容通常很難融入正式學習之中。(那些免費的雲端程式, 每到3至6個月就會改版一次。我相信你沒有那麼多時間去上課。)
• 高度複雜或多變的問題可能需要非正式的, 靈活性的解決方案,例如作為社區導師、教練等去嘗試實踐你的所學。(歡迎與我一同學習!)
• 學習群組不能被強迫組成,也與參加者的技術高低無關。群組參加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得到他人的培養或鼓勵。(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 為了最好地把精力集中在社交或非正式學習上,試著找出人們已經在做的事情做並找出支持他們的方法。
• 雖然一個人幫助另一個人總是很好,但如果它“大聲”地發生(例如,在社交媒體上),將會有更多人受益。(希望你會喜歡我在這裡分享的學習的小技巧!)
你可能有興趣的線上課程:有效學習的秘訣 Learning Psychology
網課的環境與學習

•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頭腦中,而是試著弄清楚是否有一些知識可以被投入到環境中。(學了剪片之後, 好好醜醜都剪一條片放到youtube上去吧!)
• 接近度(proximity)很重要——讓知識盡可能接近行為。(你學了剪片之後, 要創造自己的作品。)
• 在環境中學習時,請記住識別正確的選項比回憶它更容易。(留下可以讓你回想內容的筆記吧!)
•看看有沒有辦法簡化學習過程, 使其更簡單、更易於執行。(你可以嘗試去教別人看看。)
評估學習

• 填寫學習調查。反省一下什麼學習策略對自己有效。(填寫Course evaluation不只是為了出糧給老師的, 你也得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一下。)
• 給自己出一些基於情景的問題,並應用你學到的東西。(如果我今天要為某部做一條培訓短片, 我會怎麼做?)
• 向導師要求反饋。(如果你像我一樣當面問會覺得不好意思, 那就發個email吧。)
• 同行評價或自我評價也可以提供有用的反饋。
• 在你的組織中尋找可以為你提供的信號(例如,客戶的反饋)來檢查學習是否有效。
希望你喜歡這些學習的小貼士! 祝福大家來年學習順利, 步步高昇!
References
Dirksen, J. (2015). Design for how people learn. New Riders.
作者簡介:
SH
現為註冊組織心理學家,全球職涯發展師,NLP執行師以及教學設計師
提倡終身學習,相信萬變不離其宗,天下武功唯愛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