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上網課

人人都在上網課, 你又真懂得上網課嗎? (上)

疫情下上網課已經成為大趨勢, 但你又真的懂得如何學習嗎? 你是不是那種打開了學習視頻, 就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或是不到十分鐘就發呆打呵欠的人?

 嗯, 這可能不全是你的責任。今天帶大家來反向思考一下, 分析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背後的理念, 如何幫助你學得更快更好

上網課從哪裡開始學習?  

你是從哪裡開始學習的呢?你有想過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嗎?

• 成功的學習體驗不只包括 “了解更多” —— 而是能夠利用這些知識做更多事情。(你可以馬上運用你所學的嗎?)

• 問自己一個問題: “這些學習得來的知識, 需要練習才可精通嗎?。如果是,確保你有機會練習和發展那些技能。

• 你學習的動機和態度是什麼? 如果你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什麼,還有其他原因導致你沒有成功嗎?(我知道如何做,但是我不做?)

• 改變可能很困難,因為你可能有根深蒂固的模式或習慣,你必須 “學習忘掉”(unlearn) , 並將其視為變更過程的一部分。(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歡真實書本的質感,一開始可能會拒抗電子學習。不過,我前年終於狠下心買了一台kindle。)

環境需要支持你的學習。你在嘗試應用所學知識時遇到障礙的話, 會降低你學習的成功率。(你家的網速,還好嗎?)

• 有時這可能不是學習問題,而是溝通、方向或領導的問題。識別這些問題可以在學習上節省大量精力。(這個問題真的是上了網課就能解決的嗎?)

• 如果你有明確定義的問題,就可以更好的學習。

你可能有興趣的免費電子書:2022年必備的職場技能

誰在學習?

• 你問一下自己——你的學習動機、好惡、技能水平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什麼? (這好像有點深奧, 不過了解自己的確是很重要的課題。)

• 你對這個課題有沒有經驗? 如果有, 你需要更多資源和自主權去學習嗎?(我比較喜歡self-pace的學習,不用等到下一週才能解鎖下一個課題。)

•你已有的信息的框架是什麼? 你學習的內容能幫助你構建和組織你已有的信息的框架?假如你在學習心理學,它跟你從前學習過的科目有沒有什麼類近的地方可以作比較?)

• 學習體驗應該是雙向互動的,你學習的時候有得到回應嗎(feedback) ? (即使沒有老師在場,也最少應該有提示告訴你,你的答案是對還是錯。)

學習目標 

• 學習時常常問自己 “為什麼?” 如果你不學習以下的內容, 對你會有什麼影響?  

• 在定義問題之前,以確保你在解決真正的問題,而不是你沒有的問題。(為什麼要學習你不需要的知識?)

• 問自己兩個問題: “這是我在現實世界中實際會做的事情嗎?我可以在什麼時候完成?” 以確保你的學習目標是有用的。(我才不要學編程學一百年。)

• 確定你要理解多複雜的內容, 以及對這些內容需要多熟悉。(你要成為一般用家,還是要成為專家呢?)

• 識別這是快速得到還是要花時間才能得到的技能,並使用適合的學習策略。(上網學鋼琴,是快還是慢呢?可能易學難精。)

學習與記憶

• 記憶依賴於編碼和檢索,你要考慮如何令材料進入長期記憶,以及以後可以做些什麼來檢索它。(我今天讀完了這篇文章,要怎麼記記住這些技巧?以後要怎麼把它找出來?)

• 你會被源源不斷的資料包圍,哪些內容對你來說有意義並能吸引你的注意力?

• 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有其局限性,很容易讓新學習者不知所措。限製或分割信息,可以更易於管理學習內容。(如果資料真的對你有用,不要想著一次就把它全部都記著。少吃多餐才容易消化。)

• 人們只在出於某種目的需要時才將項目保存在工作記憶中。一旦那個目的得到滿足時,就會忘記內容。想學習信息在記憶中保留更長時間,就要增加該信息被編碼的機會, 令它變成長期記憶

• 長期記憶的組織對你檢索材料的能力有影響。如果材料基於豐富的內容並以多種方式被編碼, 那麼你將會更快檢索到有關內容。(跟一個人交往很久然後分手了,因為你們一起做過的事情太多,所以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想起他。) 

• 將學習的情感​​背景與檢索的情感背景相匹配,可以提高你能夠成功使用該材料的可能性。(如果你習慣在café休閒地學習,那麼在真實生活中情急要應用的時候,想必定很難把溫習過的拿出來。)

講故事能利用現有的心理框架,因此以故事形式提供信息比其他類型更容易保留。(跟小孩講故事比講道理有效。沒有情境配合下生出來的道理,難於理解。)

重複和記憶將有助於將信息編碼到長期記憶中,但它是有限的策略。這個過程對學習者的你來說可能很乏味,並且沒有提供很多途徑恢復。

利用許多不同類型的記憶可以提高可能性材料被保留的機會。(聽說讀寫,都來一遍。)

你可能有興趣的線上課程:有效學習的秘訣 Learning Psychology

學習與注意力 

•如果可以,讓學習點接近使用點(即時學習)。當那不可能,使用情景或解決問題來創造立即有用的感覺。

• 吸引學習者意力的一些方法包括故事、情感共鳴、緊迫感、驚喜、和有趣的謎題。

社交互動和視覺提示將大大有助於吸引和保持注意力。

競爭和外在獎勵等會吸引你的注意力,但它們有機會分散你對真正目標的注意力,並對你的內在動機產生負面影響。(我也常常為了要把學習程序盡快做完,在學習討論區隨便發問兩個問題,然後都不怎麼仔細看別人的答覆。所以,如果想要好好集中,學習的時候請盡量發問對你來說真正有意義的問題。)

內在獎勵總是需要學習者自主選擇才能有效。(如果是老師/老細迫你來學習的,不好意思,請你也給予這場學習一個意義-說不定能交到朋友呢。) 

想知道更多有關學習的小貼士? 下回將為你講解有關學習知識與學習技能的分別, 學習的動機, 學習的習慣, 社交學習, 學習的環境以及如何評估學習等課題。

References

Dirksen, J. (2015). Design for how people learn. New Riders. 

作者簡介: 

SH

現為註冊組織心理學家,全球職涯發展師,NLP執行師以及教學設計師

提倡終身學習,相信萬變不離其宗,天下武功唯愛不破

Spread the Knowledge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