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排劇集不得不提嘅,當然有躍升成為Netflix最受歡迎非英語原創劇集嘅「魷魚遊戲」啦!Netflix喺9月17日推出咗一連9集嘅「魷魚遊戲」,同2020年推出嘅「今際之國的有栖」一樣都係以生存遊戲為主軸,所以吸引咗唔少人趁住中秋呢個假期追看,令劇集一下子成為咗熱門嘅話題。但係當大家都以遊戲嘅角度睇呢場廝殺嘅時候,有無發覺其實呢套劇入面都包含咗好多心理學嘅元素呢?
其實「魷魚遊戲」就正正喺一場捉心理嘅遊戲?

有無諗過點解參賽者明知參與遊戲有機會致命,但係都決定繼續遊戲?其實舉辦組織首先已經掌握咗參賽者嘅心理,令到佢哋願意參加呢一場所謂嘅遊戲。組織喺招攬參賽者嘅時候其實一早已經派咗神秘男子作交涉,而透過「打畫片」呢個遊戲,我哋都已經能夠明白各位參賽者因為欠債纍纍已經有幾走投無路,願意為10萬韓元喺人來人往嘅車站不停被打。組織正正就係睇中咗佢哋呢種走投無路,知道佢哋即使生活喺普通嘅韓國都係過住煉獄般嘅生活,所以會不惜犧牲性命去把握呢個可以俾佢哋翻身嘅機會,參與遊戲去爭奪呢456億韓元。單單喺呢個位,組織已經把握咗佢哋嘅心理弱點,知道佢哋當刻最需要嘅就係遊戲獎金,令佢哋願意不惜一切去繼續遊戲。
其實唔同嘅遊戲關卡都利用咗心理分析,就以第三關「拔河」為例,以充滿老弱婦孺嘅陣勢出戰拔河原本應該必死無疑,但係憑著劇中001號參賽者吳一男嘅經驗,佢哋成功靠捉住對手嘅心理智破關卡,先可以避過一劫。劇中吳一男教隊友們點樣可以喺比賽開始嘅時候穩住,令對手因為出幾多力拉繩都對佢哋無效而驚慌,從而打亂佢哋嘅節奏同陣腳,再慢慢進攻,令到原本實力懸殊嘅兩組變得勢均力敵,最後仲取得勝利。
而喺第5關嘅「玻璃橋」入面,遊戲設定都指出咗一個有趣嘅大眾心理。喺遊戲開始之前,舉辦方安排參賽者選擇自己嘅參賽號碼。當每個參賽者都唔知道迎接佢哋嘅會係咩遊戲嘅時候,佢哋不約而同地首先揀曬中間嘅號數,呢個選擇其實係因為喺心理上我哋傾向覺得中間嘅號碼比較安全,唔會係第一亦都唔會係最後。而其實大眾不論喺做任何選擇嘅時候都會傾向揀中間嘅選項,而呢個就係基於「中央串連凝視效應 (Central Gaze Cascade Effect)」。因為我哋喺掃視唔同嘅選項嘅時候會重覆掃視到中間嘅選項,而基於親切感,我哋嘅下意識會促使我哋揀望得最多次嘅選項,所以我哋都會傾向揀中間嘅選項。
做出違背道德嘅行為其實都係大腦作祟?

行為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唔知大家喺睇呢套劇嘅時候,有無一刻諗過點解「魷魚遊戲」嘅舉辦組織可以泯滅人性去舉辦呢種令參加者互相廝殺嘅生存遊戲?佢哋又會唔會有一刻覺得內疚呢?其實佢哋能夠做出呢啲扭曲行為,某程度上都係因為大腦一直為佢哋嘅所作所為「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唔知大家記唔記得,組織其實一直多番強調佢哋只係「俾緊機會一眾參賽者喺同一個起步點公平競爭,給予佢哋翻身嘅機會」?佢哋一直強調呢樣嘢,除咗係為令參加者心甘情願參與呢場遊戲,其實亦都係為作自我安慰之用。佢哋重覆合理化,甚至乎美化自己嘅行為,就係為咗令自己心裏好受一點,某程度上係催眠緊自己,令自己感覺係幫緊參賽者。
其實將自己扭曲嘅行為合理化,喺現實生活中亦都唔罕見。就以韓國N號房事件為例,事件中最猖狂嘅就係「博士房」,而房主「博士」就正正利用「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容許自己作出虐待行為。原本「博士」純粹因為「特殊性癖症 (Sexual Perversion)」開始虐待行為,一開始佢都會感到內疚,但係當佢意識到行為有一定嘅受眾,係一條財路嘅時候,佢慢慢以賺錢合理化呢件事。對於被佢虐待嘅女性,佢唔再視佢哋為生命體,反而視佢哋為動畫人物、賺錢工具,而當佢以「運用賺錢工具賺錢」合理化自己嘅行為後,佢嘅罪疚感亦都隨之消失,達到自我安慰嘅效果。其實就算唔係呢類型嘅極端主義例子,我哋喺日常生活入面都會成日用到「合理化」去安慰自己。大家不妨留意一下,我哋係咪都會喺不知不覺間運用咗呢種心理安慰啦!
競爭假設 Triangular Hypothesis

望住一個個參賽者為咗獎金殺人如麻,除咗感受到人性醜惡之外,大家又有無諗過佢哋嘅心理點樣令佢哋由普通人變成殺人犯呢?其實佢哋將其他參賽者視為競爭對手,有住「唔係你死就係我亡」嘅思維,除咗源於遊戲設定,亦都係因為「競爭假設 (Triangular Hypothesis)」嘅心理。面對住一個又一個同自己一樣嘅血肉之軀,一般人其實都好難狠下心去傷害其他人,咁唔通咁啱舉辦組織搵翻黎嘅456個人都係可以殺人如麻嘅心理變態?其實組織只係巧妙地運用咗遊戲設定,令到參賽者彷如置身戰場,視每個人為競爭對手。喺呢個極端情況下,每個人都假設咗其他人對自己有住敵意,打算同自己競爭,所以視其他人為威脅。呢個自我防禦機制就正正令到每個人都表達出敵意,先會促使咗呢場冷血嘅廝殺。
其實呢種心理喺某啲參賽者嘅身上特別明顯,就以脫北者姜曉為例,因為佢嘅背景,佢比其他人嘅自我防衛意識更重,所以佢對其他人嘅敵意亦都更重,一開始嘅佢甚至乎係無辦法信任任何參賽者,令佢視每一位為敵人。但其實喺日常生活入面,盲目地視其他人為敵人都唔好,喺呢個群體生活嘅社會,我哋其實好需要靠同其他人合作、互相幫忙去生活。我哋每一日都會遇到好多唔同嘅人,所以與其對每個人都充滿敵意,我哋不妨卸下心防,嘗試透過溝通了解唔同嘅人啊!
雖然唔少人都覺得「魷魚遊戲」呢類以生存遊戲為題材嘅劇集太過血腥殘忍,但係對極端心理有興趣嘅大家,不妨都可以試下從心理學嘅角度睇下呢類劇集,研究下參賽者們喺呢種極端情況下會激發出點樣嘅心理。其實無論係睇電影抑或劇集,劇本都鍾意著色角色嘅思想同心理變化,所以我哋睇唔同嘅戲劇嘅時候都可以嘗試留意下唔同嘅心理元素,了解心理點樣影響行為啊!
想知道更多關於人與人之間嘅相處之道?
閱讀更多:調教你Mirror:化解團隊矛盾方程式
更多文章、資訊歡迎Follow我哋嘅 Facebook
上一篇文章:一場暫名為《試當真一週年現場版》的社會實驗
作者:phk
00後心理學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