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Netflix有套轟動全球的喪屍片,名為殭屍校園(All of us are dead)。
故事講述殭屍病毒從一間學校開始爆發,受困的學生必須逃出生天,否則將會成為殭屍的一份子。

故事中有幾個主要角色,懂關懷、性格穩重的李青山同學,溫柔同熟悉求生技能的南溫祖,有勇有謀的李秀赫,還有全校第一名的班長崔南拉。配合其他同學的幫助,他們最終可以逃出生天。
今次想討論的不是這幾位主角,反而是其中一位叫李娜妍的同學,她也出演過《魷魚遊戲》中的李瑜美。
她本身的角色是個有錢女,看不起身邊的同學,在有困難的時候,不會提供任何協助,只會埋怨,甚至會落井下石,想致對方於死地。
這套劇集的成功大部份源自於共鳴感。大家不妨試想下,在你的生活中,工作中,你身邊的人會否都有一些李娜妍同學的背影,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冇力?

社會性隋化
早在1979年,已經有學者Latane, Williams, Harkins提出社會性惰化這個概念。
這概念是指當一個人在團隊工作的時候,他產出的能力遠低於自己一個人時候所做的工作。
如果用一個簡單的詞語去解釋就係Free Rider。香港俗語中所為的卸膊。
舉一個例子,每一間工廠都需要品質控制,老闆因此請了三名員工負責做品質測試。
同事A心想,在我的後邊有同事B及同事C兩位,有他們把關,我就不需要這麼認真檢查。
同事B心想,在我的前邊有同事A及後邊同事C兩位,有他們一前一後把關,我就不需要這麼認真去檢查。
同事C心想,在我的前面有同事A及同事C兩位,有他們把關,我就不需要這麼認真檢查。
最終,老闆花了這麼多金錢及時間希望想做好品質管理,但最終原來三位同事都沒有做任何檢查。
閱讀其他文章:同事缺同理心,你可以怎麼辦?
社會性惰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在團隊工作時,責任會被分散,甚至沒有明確界定責任的範圍。所以導致付出難以被量度,最終導致少做少錯,唔做唔錯的心態。
另外,如果團隊愈大,團隊的人際交往會變得疏離,更易令人作出隋化的行為。
如何處理社會性隋化的問題
客觀而言,沒有一個辦法是能夠根治所有的社會性惰化問題。
但是,我們總能找些方法去減少這種行為。
以下有三種方法可供參考:
1.較公平的分工,及定立責任的範圍
之前工廠的例子就是責任定立不明確,所以在分工過程中,應該給予透明度,評分機制,公平的工作量等。
2. 定立明確的目標
可以定立一個共同的方向或者目標,再向每人了解他們自己的想法,是否能一同配合達成此共同目標。
3. 給予隊員溝通時間
讓隊員之間更多溝通,減少將同事物件化,增進了大家的社交連結,讓同事更加珍惜彼此關係,從而減少不負責任的行為。

殭屍校園總結
最後,我們就用殭屍校園作為例子,去到劇中後段的時候,他們一班同學在音樂室中拍片講出可能是遺言的說話。
躲在音樂室房間中的李娜妍同學深受感動,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為,更希望能夠為其他同學帶來些幫助。她在音樂室中拿了不同的糧食及飲品希望幫助其他同學。
從以上看到,增加了團隊的連結,大家會更加珍惜彼此的關係。
殭屍校園其實就是社會的縮影,我們在團隊中,有些人會作領導,有些人會作支援,當然有些人不但不幫忙,甚至會擾亂整隊人的工作。
我們沒有辦法完全解決社會惰化,只可以透過方法去減少這些問題。
大家試想下,如果你在殭屍校園中,你又會是哪一個角色呢?
閱讀其他文章:《蜘蛛俠:不戰無歸》學習MJ的期望管理
參考文獻
Latane, B., Williams, K., & Harkins, S. Many hands make light the work: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loaf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9, 37, 822-832.
專欄作者簡介
作者:TOMMY FUNG
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家
美國工業及組織心理學會會員
Why So Serious Training 創辦人
LEGO®SERIOUS PLAY® 註冊方法引導師